• sitemap
  • 搜尋
  • line
  • ig
  • fb
menuclose

文昌祠
簡潔的祠廟型制乘載傳統匠師的巧心

文昌祠
文昌祠
文昌祠
文昌祠
文昌祠
座落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內的「傳藝文昌祠」,係由政府出資興建,簡潔的祠廟型制,乘載匠師的巧心技藝,是園區十分重要的信仰文化中心,簡潔的祠廟型制,乘載傳統匠師的巧心與技藝,屋頂簡單的裝飾及燕尾脊,如同飛燕劃下美麗天際線。正殿供奉的主神為文昌帝君、五聖文昌(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魁斗星君、朱衣神君),文昌帝君為讀書人的守護神,祈求國家文明昌盛人才濟濟。左右陪祀戲曲祖師:西秦王爺、田都元帥、孟府郎君;工藝祖師:魯班先師、爐公先師、荷葉先師,祀奉戲曲、工藝祖師則期望臺灣傳統藝術的技藝能夠傳承及發揚。

一、粧佛

屬泉州派雕刻,工序繁複且技法細膩。文昌祠戲曲祖師(西秦王爺、田都元帥、孟府郎君)、工藝祖師(魯班先師、爐公先師、荷葉先師)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技藝保存者」施至輝先生雕刻,其粧佛工藝在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上別具特殊意義。

二、花瓶五賽

花瓶五賽指供桌上擺設敬神的器物,一般分為5件,分別是香爐1件、燭臺1對與花瓶1對,文昌祠供桌上的花瓶五賽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技藝保存者」陳萬能先生製作。

三、燈籠

前殿、正殿及天公爐上方的燈籠,為第四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吳敦厚先生的作品,燈籠上的龍形彩繪渾厚飽滿、佈局對稱均衡,以黃色為底色,除代表尊貴,在燭光映射下更能感受其溫暖。正殿1對黑紗燈,為民族藝術薪傳獎謝水木之子謝宗澤先生的作品。

四、匾聯

文昌祠之廟名牌匾是由前文建會首任主委、中研院院士陳奇祿先生題字,木雕藝師李秉圭先生遵古法製作。

五、門神

文昌祠樑枋及門神彩繪乃邀請臺南府城的彩繪世家──潘岳雄先生執行。他是彩繪大師潘麗水之子,世代傳承門神彩繪技藝,最出色之處在於特別講究門神的眼神,讓觀看者無論站在什麼角度,都與門神威嚴的目光交會,故又稱為「四顧眼」畫法。龍門之文門神手捧官帽與鹿,諧音近「加官進祿」;虎門之文門神手捧牡丹花與酒爵,義同「富貴進爵」。

六、交趾陶

文昌祠交趾陶裝飾,由名家葉星佑先生燒製,包括前殿屋脊上以傳統民間故事與蘭陽地區常見的魚蝦花卉等圖案裝飾的「南極仙翁及八仙」,步口廊上「四聘」、「竹林七賢」及「文人四愛」等故事,多以戲曲小說、歷史典故之人物呈現。

X X 
X X

聽.文昌祠
01.聽.廟宇
02.聽.戲台